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道是得民心者的天下?其实此话是书生之言,不足为训。不信你细数上下两千年,看看有多少不得民心却得天下的帝国……强秦、北魏、北齐、辽金、蒙元、满清……几乎有一半的朝代不得民心得天下,所以儒生之言听不得,不然非给坑死不可,譬如黄子澄之于建文君。
建文帝在位的短短几年时间,取消了太祖那些残酷的刑罚、大力减免天下田租,而且还裁军、缩减开支,以减轻百姓负担。其中最著名的一项,就是均江浙田赋。江浙重税向来是天下数倍,建文帝认为不公,悉予减免。这样的皇帝自然会得到臣民的真心拥戴和喜爱,尤其是在经过太祖朝的严刑峻法后,文官和百姓都称他是难得一见的仁君,甚至将之与宋仁宗相比……
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他却得罪了勋贵和藩王,而这两者,掌握着大明朝的军事力量……
勋贵武将恨他一味的偏向文官,偏听儒生们的建议,拼命提高文官集团的地位,却裁军、压制武人,使开国勋贵子孙们的地位骤降。这主要是方孝孺对朝廷机构的改制带来的。首先,他将六部尚书从二品提到了一品,又在尚书和侍郎之间,加了个侍中之职,这使得六部尚书的地位大大提高。接着又大大提高国子监、翰林院和詹事府的编制和地位。这样做的目地分别是,加强对预备官员的儒家教育,提高翰林学士……也就是他们本身,在朝廷决策中的地位,以及加强对帝国继承人的教育和训练,使得以后的帝王更加听从文官的话。
还有各种对朝廷机构的改革,说白了就一句话,加强文官之治,以削弱将军们和藩王们的权势。这让武将们怨声载道,为未来与燕王的交锋中,朝廷军队出工不出力,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当然,单独惹到武将也没什么,毕竟大明朝桀骜不驯的强悍武将,都被朱元璋杀光了,剩下的耿炳文、宋忠之流,都是些敢怒不敢言的窝囊废,更不敢造他这个皇帝的反。
但同时,年轻的皇帝和他的书呆子师傅们,又把藩王得罪狠了……
太祖皇帝是雄主,却也是父亲,儿子们手心手背都是肉,自然想让每一个儿子都过得好,他将九个皇子封在边境,命其练兵备边,又将十几个儿子封在全国各地,他生前对允炆说:“我把御外侮的责任交给诸王,边尘不动,让你做太平天子。”
允炆心中却别有滋味,接话道:“敌国入侵,由诸王对付;诸王有异心,由谁来对付?”
太祖默然良久才问了句:“你怎么看?”
“以德争取其心,以礼约制其行。如果无效,削他的属地;再无效,改封到别处。这样再不知改悔,就只好举兵讨伐了。”允炆的答案显然是早就想好的,更显然的是,在他当储君时,就已经对那些强悍不逊的叔叔们充满了戒心,而有了长盘的打算。
可惜,说得头头是道,付之实行却操切鲁莽,错上加错,生生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人……
齐泰黄子澄乃一等一的忠臣,却缺乏韬略更无计谋,根本无法担当攸关国本的削藩重任,尤其是黄子澄,绝对是朱棣的天字一号大功臣,若非他尽忠而死,绝对是朱棣的金牌卧底……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驾崩,齐、黄二人草拟遗诏命令诸王,不必至京师奔丧,王国所设的官吏,听朝廷节制!
命令前一部分还好说,诸王桀骜不驯,又都是长辈,不服幼主,万一有人觊觎大位,起而谋逆,很是危险。但要节制王国的官吏,则显然是防范诸王,当然会招致极大的反感和警惕,告诉他们我要对付你们了!还没动手,先搞得怨声载道,建文一上来就出了昏招……
对付诸王之心既已昭然,建文帝坐稳皇位,便命齐泰黄子澄密议削藩的步骤。在当时,握有兵权的镇边九王之中,燕王朱棣相貌奇伟、智勇有大略,在与蒙古的残酷战斗中,成长为大明最强的武将,他麾下兵精将广、谋士如云,其志向深不可测,与太祖皇帝别无二致!年轻皇帝心中的恐惧,大半要来自此人。
齐泰认为如果除掉燕王,则群龙无首,不足为惧,主张先拿燕王来开刀,黄子澄却不以为然,他说燕王太强,必须精心布置,万无一失再出手。而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太祖时就有不法的行为,削之有名。现在应该先问罪燕王的一母同胞周王,剪除燕王的手足……
两个人的意见一摆出来,可见齐泰还比黄子澄强些,至少还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当时是,建文帝为太祖皇帝所立嗣君,身居大宝、为国之正统,军民百姓皆以其为主,文臣武将无人不从。如果一上来就将雷霆手段加之燕王,朱棣根本毫无还手之力,相反还是新君立威的大好机会。
而黄子澄那一套说得好听,其实就是先捡软柿子,去试探一下燕王的反应。如果燕王是个弱者,自然会吓得乖乖就范,但谁都知道朱棣是从茫茫大漠、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绝世强者,这种人会被吓到?只有黄子澄这样的二百五才会相信……
可惜在齐泰黄子澄意见相左时,建文帝都会听后者的,估计是智商接近共鸣更强吧。
于是建文帝继位还不满月,便派人将五位皇王抓到京城来,全然不见对待臣民时的仁慈。但是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不足以为藩王定罪,建文帝想把他这五位叔叔放掉,但在齐、黄力争之下,最后还是将五王治罪。这时候悲剧发生了,湘王朱柏在审讯中无以自明,竟于忧愤之下阖宫焚死,天下震动!也让朱棣彻底下定决心,提前谋反!
之所以说是提前,是因为朱棣在和尚军师道衍的怂恿下,早有谋反之心。招致奇才异能之士、暗中打造兵器、秘密操练兵士,但是之前朱棣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一个是他身为亲王,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谋反失败,只有死路一条。这一条在目睹了兄弟们的下场后,变得不是问题,因为他很清楚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另一个顾虑是他的三个儿子还滞留京里呢,一旦自己谋反,三子必然被诛。为此他上书称病,请求遣还三子。这时齐、黄二人的意见又冲突了,齐泰主张将三子扣为人质,黄子澄则认为不如放还,打消燕王的疑虑,待朝廷布置妥当,再派兵突袭、一举成擒!
已经找不到比‘白痴’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黄兄了。当是时,他老兄已经将燕王封地所在的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全都换了个遍。又以出兵山海关为由,调走了燕王的一半精兵,变相的收其兵权。在五个兄弟相继被做掉的背景下,这些剑拔弩张的布置,燕王就是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朝廷的用意?而黄子澄居然以为放还燕王之子,便可以瞒住燕王,简直是掩耳盗铃、愚不可及!你已经把人家的兄弟都干掉了,已经对人家监视居住了,还指望麻痹人家?!如果他不是被朱棣收买的,那就是白痴一个。而历史已经证明,黄子澄是忠臣,所以他是个纯粹的白痴!
前面说过,遇到齐、黄意见相左时,建文帝总是听后者的,于是放了自己的堂兄。但这种意见也能言听计从,不得不说一句,果然还是白痴与白痴之间,有共同语言。
等三位王子返回北平,燕王喜出望外,连呼‘天助我也!’自此再无顾忌,开始紧锣密鼓的谋反!
此时双方实力对比之悬殊,如蚂蚁之于大象。建文这边是朝廷的数百万大军、全国各省的人力财力,而朱棣起兵时,只有嫡系的八百卫士,仅占领北平一座城池,粮草、兵器、财政,全靠这座孤城支撑。这种情况下,建文都能输掉江山,真要把太祖皇帝气得从孝陵里爬出来。
毫不夸张的说,朱棣能以一城夺去天下,他本人的强悍并非主因,还是靠他的对手实在太愚蠢!
譬如朱棣准备造反前,便有北平的大臣向朝廷告密,于是建文决定向叔叔动手,当时北平有朝廷的重兵,将领也是忠心耿耿,朱棣只有王府里的八百护卫。谁知一夜之间,结果北平却被朱棣夺了……原因竟然是建文的密旨里,没提到捉拿朱棣,只说捉拿其下属,搞得围攻王府的将领不知所措,白白牺牲,军队全部投降了朱棣……
再比如一开始平叛的耿炳文老成持重,看穿朱棣的弱点,准备将其耗死,结果黄子澄以为他作战不利,老迈不中用,便让建文换上年轻气盛、说起兵法头头是道的李景隆……建文帝那么大学问,肯定知道纸上谈兵的典故,耿炳文是太祖皇帝留给他守江山的廉颇,而李景隆就是那个二世祖赵括,结果也和长平之战一样,五十万官军被三万燕军打得落花流水。
我的恋人十七岁 我爱你,也爱你的身体。 每次穿越都在修罗场[快穿] 天使在鐘塔哭泣 后宫女配她太难 贪欲成瘾 我以为我拿的渣攻剧本 七零海岛日常 重生之娱乐圈大亨 新生 永恆之血(一) - 神秘梦境 最强狂兵混都市 深度诱宠:顾先生,请爱我 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九重华锦 我凭本事养的龙 清溪自悠然 别哄 我是天道亲闺女的恶毒师姐 霓虹熄灭
英雄联盟同人穿越者杰诺的出现改变了奥莉安娜变成发条魔灵的命运,但在世界线的收束之下,他的心脏因为中毒而衰竭,最后不得已换上了一个海克斯水晶制成的心脏。从此画风突变!奥莉安娜杰诺,你怎么又把心脏丢出来砸人了?杰诺我知道乱丢垃圾不好,我也不想这样的,可它自己就从我胸口弹出来了!当事人小杰(眼部打码)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我发誓我真的没看过什么弹珠警察。如果您喜欢我的海克斯心脏,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左寒是这世界上三大拥有封号的佣兵王者之一,毫发无损的完成过无数危险任务,却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后捅刀而死。后背的神秘龙纹让他获得重生,成为一名古武学院的废材学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各种天才高富...
行过小周天,念咒掐指决。贫道我本是真武观,得了道的小神仙张小乙穿越大乾王朝,成了杭州真武观里的小道士。读道经,修道法,斩妖邪。杭州城里寺庙多,同行是冤家,总有两个和尚抢生意。呔!大胆秃驴,放开白素贞!道济,再不干正事儿魔方就臭了。无系统,轻搞笑,轻松娱乐民间奇谈如果您喜欢我真的是正经道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仙长王壬的修仙生涯立人设!立人设!立人设!如果您喜欢仙长的人设,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庶女转正指南一朝穿越,吃货夏禾成了私奔途中落水淹死的封都城夏家三小姐,名誉受损,即将被送到田庄等死?她绝不答应!然而父亲冷漠,祖母偏心,嫡母不管事,眼看着就要被一个丫鬟欺负死,夏禾不得不撸...
一盏灯一段缘一把剑一场梦故事,描写的是元明战乱年间,一名下山历练的年轻人,无意中卷入一场纷争,因为一盏灯,爱人死于己手,无奈天道难测,寻找背后种种原因正是伤心总在断情际,剑断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