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连带着流放途经地的所有判刑长流的犯人,一律都被派往西北种树去了。朱厚熜还计划着以后所有的流放,目的地都设定为需要劳动力支持建设的地方。
因为流放这个词让朱厚熜联想到的是廉价劳动力。
那些犯人们,基本上只要让他们吃饭就可以了,工钱是一分都不要的。这些人到了流放地,不也是干活吗?干脆,就留着做苦力吧!
让他们呆在京城,没有多少活可干,而且皇家的工程,要求技术含量和手工艺水平,也不是这些人能做得来的。要是去南方,朱厚熜又觉得这是便宜了他们,所以朱厚熜给这些人找了个好地方。黄土高原,陕北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这是从汉末时期就开始了的。也正是因为水土流失,黄河才变成了黄色的。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上优质耕地面积就因此而减小了。在这个时候或许量还要少一点,但是,也已经颇为严重了。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原本的耕地被河水冲刷带走,黄河水携带泥沙量于是激增。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朱厚熜记得,在上辈子的时候,黄河的河南段是地上悬河,有些地方河床甚至比地表还要高出二十多米。如果没有堤坝的禁锢,那就是直冲下来,像瀑布一样了,简直就让人不敢想象。
泥沙多了,影响到河水底层的作用力,河水就容易改道。这对于下游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再者,河床蓄水量也会因为河床的抬高而减少许多。加上两岸植被稀少,土壤涵水量下降,雨季时如果暴雨连降,基本上就可以预报洪水爆发了。
朱厚熜自打来到这个时代,未登基前的十四年,黄河发洪水就有十一次,轻的不说,有一次特别严重的,河南的灾民都跑到位于湖北的安陆来了。
洪水影响最大的地方,莫过于河南河北和山东了。而河南河北和山东,又是现在最主要的小麦主产区,全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都指望着这三省的粮食来养活呢。河北还好,河南却是基本没有一年不遭灾的。而只要有灾,十之八九就和黄河有关。
所以治理黄河,基本上一直都是朱厚熜的每一个规划书上最要紧的一条。
如何治理黄河,这是一个很学术,但是又和现实联系紧密的问题。对于朱厚熜来说,在他思考了很久之后,所有的措施当然还是离不开简简单单的这三个字:多种树。
植被覆盖率上去了,水土流失问题也就解决了,那么,黄河淤积的泥沙就断了来源,慢慢地挖淤泥,慢慢地治理,总有一天,黄河会变清的。
这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需要时间和钱。朱厚熜让那些长流的犯人去植树,其实也算是个比较好的办法,有了人力,也比较省钱。但是时间上仍旧是需要积累作用的,这就不是他能够改变的了。
之前明朝没有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概念,从朱厚熜下令开始,黄河沿岸才开始植树。但是毕竟是从年初才开始种,现在还都是些树苗呢。或者还有些囚犯仍旧在路上,铁锨还没摸到。植树造林,说起来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见效太慢了。
另外,长流的犯人毕竟人数有限,就算每个人都是种树劳模,一年下来也种不了太多。算一算,要求成活率的话,一个人一天最多也就是种十五棵树,这还是熟练工。一年下来,也就是八万两千一百二十五棵,这是全年无休的情况。朱厚熜送去种树的,人数上算是比较多的了,加上一路上插队的,大约也有将近一千人,这么算来,一年就算八千万棵。
可是实际上哪能种得了那么多?有一半就不错了。还得算上折损和不成活的,这些小树大约都要十年成材,才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土的基本能力,十年间又会因为各种原因死掉多少?能有一千万棵,那就是最好的情况了。
一千万棵,听起来很多,但是算成面积,也就是不到两千平方公里,全中国可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算上缓冲年限,朱厚熜再活一辈子,这树也是种不完的。
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按实际计算,基本上祖国绿化的工作是遥遥无期的。就算现在朱厚熜只是想要改造西北,这样的方式还是太慢了。
朱厚熜指望着能够在他活着的时候治理好黄河,就不能只靠着那些流放的犯人或者是戍边的兵卒去植树。他们毕竟没有为祖国做绿化的动力,到底会不会好好干还要另说。人数上也是不够的,劳动力不足。所以朱厚熜的打算还是,让当地人自主治理,当然,前期大约需要军队去进行一些普及型的教育工作——或者可以说,用军队去威胁这些百姓们。
因此归根结底,就是两方面:钱,和人。
钱的问题,夏言已经开始着手改革税制了。估计等王守仁从河南赈灾回来,户部就要开始普查天下田亩了。到时候能够按地亩征收课税,起码那些大地主们不会像现在这样嚣张,偷税漏税这么多。
而人,如果王守仁能够调教好团营,那么团营就会成为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一支队伍。先让他们在北京周遭种上防风林好了,朱厚熜还准备开始开发京郊,沙尘暴实在是讨厌。也顺便教育一下北京周遭的百姓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先从首都开始,就算是上行下效,也会有些效果的。
但是说到种树,必定会有砍树的。现在大家日常烧的还都是柴火和炭(由木材烧成),煤并不常见,煤气或者是天然气就更不用说了。
或许有这样的想法,砍一棵树种一棵树,正好不耽误,。起来似乎效果会很好,但是这并不现实。需要砍柴为生的乡民们,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钱去种树。再说了,种上了,不足一年龄的小树对于水土的涵养根本就不能跟大树相提并论。种上了,也不一定能活。
除了日常生活要烧了做饭之外,树木的砍伐还有别的原因。朱厚熜记得上辈子在杂志上看过报道,西北有些民族习俗是火葬,每次葬礼都要烧掉成千上万的木材,越是身份高贵,越是浪费。据说榆林从森林变成沙漠,就是这种丧葬习俗造成的。只是不知道现在的榆林是什么样,有没有已经沙漠化了。
或许现在对于森林的砍伐,最大的用处除了做家具,也就是作燃料了。要想保持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除了种树以外,或许应该先把煤和石油弄出来?
朱厚熜有些犹豫,煤和石油,中国的储量的确还算不少,但是那都是一次性能源,现在就开采了,后人要用什么?总不能学小日本,从国外买回来煤,然后埋在地底下,等着让子孙后代开采着用吧。再者,化石燃料污染很严重,没有成熟的技术,贸然的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比多砍几棵树要严重多了。
至于其他清洁能源……核能就不说了,朱厚熜上辈子不过是大学毕业,学的又是地理,这么尖端的技术他还没有那个本事知道。风能太阳能包括水,那都是发电用的。现在电有什么用?连电灯泡都没有的时代,会造发电机也是白搭。
品仙 铁剑栖凤(下) 灵玄吟 情环(什么什么36记番外) 平安的重生日子+番外 晓星映月 难舍 一人之下 情关(倚风望云番外) 食指大动gl 逆天魔妃要上位 顾小姐追妻记gl+番外 君王 偶像说我渣了她(gl)+番外 且尽眼中欢 昔年(铁剑栖凤番外) 如魔似幻 归途(铁剑栖凤番外) 戏君入怀 铁剑栖凤(上)
作品名明末新帝国现代屌丝青年刘布,穿越至平行世界祟祯七年山东临清当大户人家公子哥身上,刘布刘邦的刘,吕布的布,万金购得天下第一美人陈圆圆,以为可以从此过上没臊没羞的生活,却闻大明将于十年后灭亡。还好!有十年好日子过。这可是明朝末年,山东更是四战之地,好日子,不存在的。且看刘布如捐官当千户官,训练出一支铁军太平军,雄踞山东半岛。挫败奸臣对于家族的图谋,将计就计,痛打落水狗,将山东官场搞得天翻地覆,鸡毛一地。仿效荷兰人郁金香热,泡制大明版传销式全民孵银子,制造大明金融危机,尽掠民间之富,得银五千万两。威迫利诱澳门葡萄牙人工匠,获得了火枪和红衣大炮的制造方法,设立兵工厂,打造东亚最强火器部队,娶郑芝龙之女,与郑氏结盟,获取郑氏水军舰队。最后搅动风云,逐鹿天下,在乱世之中,闯下一番事业,力抗异族,延续了汉族文明。如果您喜欢明末之新帝国,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倾其所有,只为一人,换来的是挚爱血粼粼的背叛和财产篡夺。冰冷的监狱里,他光芒万丈的出现在她眼前,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纸契约书。签字,我帮你走出这里,拿回你应得的。为什么宠你,是我的责任。迟少缺女人,也没必要来监狱里找乐子吧?某男唇角微提,我不是缺女人,我是缺你。如果您喜欢甜妻难追总裁老公甜蜜爱,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生日会被继妹陷害,夏听雪莫名其妙的怀孕了,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她从家里逃出来,却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再次回到A市,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而是有学识有手段的时尚杂志主编。只不过...
如果你能往返一个‘特殊’的民国世界,你会做什么?富甲天下,妻妾成群?提笔报国,文压天下?秣马厉兵,封王拜将?还是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ps本书又名诸天从民国开始。如果您喜欢诸天从茅山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今天(8月16日)开始更新求收藏!传闻侯府叶四姑娘八字命硬,克六亲,克邪祟!三皇子刘珩病弱,渣渣皇帝手一挥,让三皇子刘珩出京,到叶四姑娘身边享受一下克邪祟的待遇。说不定哪天病就好了。叶慈皇子亲临,啊,我好紧张!然后顺手就给了个下马威,皇子待遇转眼就从大平层360°无死角无敌风景落到老破小。三皇子刘珩客随主便。叶慈皇子殿下,你赶紧回京吧!我这庙小,容不下你。三皇子刘珩本殿下住着舒服,不打算走了。叶慈亏大了!三皇子刘珩是啊,亏大了。贴钱又贴人,叶姑娘要对本殿下负责啊!如果您喜欢病娇皇子赖上门,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她本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过劳死穿越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朝代,她家穷,兄弟姐妹多,而且个个懒散不想干活,全部事情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不仅如此,还有员外老爷想要娶她去做妾,条件是一百块大洋。为了不被卖掉,她只能想办法养活自己,养活这个家。如果您喜欢我在古代做家教,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