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皇室出身与文艺家庭
萧绎的家庭背景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充满文艺氛围的皇室家族中,他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下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父兄并称的“四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堪比三国时期的“三曹”,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
萧绎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五岁能诵《曲礼》,这在当时可谓是神童之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他在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多才多艺的成长之路
在文学方面,萧绎的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歌、散文、学术着作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情感细腻,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春日》诗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十八句,90个字,句句含有“春”字,多达23个“春”字,将春天的美景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绘画方面,他的《职贡图》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使节长相,是艺术史上的珍品。此画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的重要资料。据记载,原作朝贡人物不少于25国,甚至超出31国,现仅存12国画像。画中各国使节身着本国特色服饰,手捧贡品,整齐地排列在梁元帝面前,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外交盛景。
音乐方面,萧绎是一位音乐理论家。他对音乐的研究深入,见解独到,为后世音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医学领域,他的研究成果放到现在可拿博士头衔。围棋水平至少是职业九段高手,还写了好几本棋谱研究。此外,他还是姓氏学家、玄学研究高手,在众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总之,萧绎在皇子岁月里,凭借着自己的多才多艺和勤奋努力,在文学、绘画、音乐、医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他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跌宕起伏的帝王之路
(一)侯景之乱中的抉择
侯景之乱爆发,建康城陷入危机,然而萧绎手握重兵却并未急于救援父亲梁武帝萧衍。他深知此时若贸然出兵,不仅难以在混乱的局势中确保胜利,还可能在平叛后陷入与众多兄弟子侄的权力争斗之中。于是,萧绎选择了隔岸观火,先着手消除那些可能对自己皇位构成威胁的异己势力。
他以平叛为名,向湘州刺史萧誉征兵,遭到拒绝后,便派儿子萧方带兵攻打萧誉。结果萧方战败被杀,萧绎并未放弃,又派出大将鲍泉。鲍泉久攻长沙不下,萧绎又以猛将王僧辩取代鲍泉。王僧辩最终擒杀萧誉,萧绎如愿扩大了地盘。
在萧绎扩张势力的同时,侯景也没闲着。侯景派大将任约向西进攻,与梁军在武昌对峙。萧绎给徐文盛派来大量援军,本占优势,但侯景利用送还徐文盛妻子的手段,赢得了徐文盛的好感,使其作战意志松懈。侯景趁机偷袭梁军后方,徐文盛部队一败涂地。形势严峻之下,萧绎再次启用王僧辩。王僧辩在巴陵保卫战中,指挥有方,多次击退侯景的进攻,还活捉了侯景的大将任约。侯景无奈退回建康,梁军开始大举反攻。
(二)平定萧纪的得失
在侯景之乱平定后,武陵王萧纪在蜀称帝,与萧绎生隙。萧纪以讨伐侯景为由,想要进犯荆陕之地。萧绎一面劝和萧纪,一面联合西魏大军共攻萧纪。
萧纪的世子萧圆照将萧绎送来的战利品截留,并对萧纪撒谎说侯景未平,应迅速率军东进讨伐。在萧圆照的欺骗下,萧纪率军东进。此时,萧绎在江陵正式即皇帝位,改元承圣。当得知萧纪大军东下的消息,萧绎大吃一惊,他上书西魏朝廷请求西魏发兵,乘虚进攻萧纪的老巢。
南梁的再次内乱让西魏宇文泰看到了夺取益州的希望,他命令尉迟迥率领大军从大散关出发,朝晋寿杀来。在剑阁,杨乾运的侄儿杨略不战而退,将安州交给了西魏军。尉迟迥来到涪水,杨乾运举城投降。西魏军很快包围了成都。萧纪得知实情后虽有些后悔,但在萧圆照的劝说下继续东进。最终,萧纪在西陵被萧绎和西魏夹击,成都落入西魏之手。这一事件为江陵政权埋下了巨大隐患。
(三)都城之选的纠结
萧绎称帝后,在都城选择上陷入了纠结。一方面,南京作为南朝的“天然性国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国贼侯景被灭后,按理萧绎应回到南京即位,这样他的皇位才具有“天然性”与“合法性”。但另一方面,领军将军胡僧佑、太府卿黄罗汉、吏部尚书宗懔等人却极力反对还都南京,他们认为南京“王气已尽”,且北齐已尽占淮南,南京与淮南只隔一条长江,万一北齐军过江,将无处可躲。
实际上,这些人反对还都南京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的根本都在荆州,南京不是他们的地盘,自然希望国都放在江陵。萧绎最终因感情因素选择了江陵为都。然而,从战略位置看,江陵并不合适。江陵往北不远处就是与萧绎有不共戴天之仇的萧詧控制的襄阳,从襄阳在陆地上进攻长江北岸的江陵,要比从长江北岸水战进攻长江南岸的南京容易得多。这一决定也带来了不利后果,使江陵政权处于易攻难守的境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从才子到罪人的转折
(一)江陵焚书的悲剧
公元554年十一月,西魏权臣宇文泰派遣大将于谨等人率五万大军从长安出发,攻打梁朝首都江陵。江陵背靠长江,北方无险可守,这场战争进行了一个月,梁军没什么有效的抵抗,皇帝本人就出城投降了。在西魏攻打江陵的时候,萧绎还跟他的大臣们在皇宫内讲解《老子》。等到萧绎被打得大败,这个时候的萧绎也不知道是糊涂了,还是读书读傻,就下令把收藏的书籍统统烧毁,史称“江陵焚书”。
据《资治通鉴》记载,萧绎从小就爱好文学,经常彻夜读书,未即帝位以前,就常常借抄私家藏书不辍。平定侯景之乱后,萧绎就已经收取文德殿藏书及其他公私典籍7万多卷;等到他在江陵即位的时候,其藏书已达14万卷。然而,在西魏大军压境、江陵城破之际,这些珍贵的书籍却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
“江陵焚书”是中国文化的一场巨大灾难。在印刷技术还没有形成或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大量书籍都只有稿本或少数抄本流传,无数杰出学者的毕生心血、千百年的学术文化结晶在铁血和烈火中毁于一旦。其中,《孝德传》《注汉传》《内典博要》《玉韬》《补阙子》《余德志》《荆南志》《老子讲疏》《金缕子》《式赞》等数百卷多已失散,仅存《古今同姓名录》等数种。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在民间大力搜集古籍经典,隋朝秘阁的藏书方才达到三万余卷,跟梁元帝的十四万藏书相比,已经是九牛一毛。
(二)历史评价的争议
唐朝政治家、思想家魏征认为萧绎猜疑大臣、残酷无情,有才无德、以才骄人,定都在江陵是自取灭亡。魏征在《梁书?敬帝本纪》中用长篇大论描述了前面几个皇帝,唯独对梁敬帝只简单地用一句话评价,可见其对萧绎等人的评价更为重视。萧绎在政治上的种种行为确实让人诟病,他为了皇位,对兄弟、侄子甚至儿子下手,在国家危难之际,不能以大局为重,反而沉迷于学术,对北方强敌西魏缺乏基本的判断。
然而,南陈大臣、文学家何之元则认为,萧绎聪明通达,很有才能,少有能与之相比的;而他运筹军事拨乱反正,平定叛逆,力挽狂澜,百姓都受了他的恩惠。萧绎在军事上确实有一定的成就,他平定了侯景之乱和萧纪之乱,成功建立了江陵政权。在文学艺术方面,他的才华更是令人赞叹,着作颇丰,绘画作品《职贡图》也是艺术史上的珍品。
萧绎的行为和性格充满争议,他虽才华横溢,但在亲情、国家大事等方面的表现却让人瞠目结舌。他的一生,是复杂而矛盾的一生。他的行为既让人惋惜,又让人愤怒。他的“江陵焚书”之举,成为了他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也让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千古罪人。但同时,他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也不能被忽视。他的作品和事迹,为后人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喜欢群英荟萃合集请大家收藏:()群英荟萃合集
钓系男O带球跑 夫君他咸鱼失败了 不入流的她 清竹九歌 离航 沈记糖水铺 招惹所有雄性后,我分化成雌性了 人在高武世界,靠签到成就神明 穿越之我靠基建系统,打造富裕村 传说中那一位传说 血与酒之歌 我那恋爱脑的大师兄 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无声言证 我从地狱归来,策划连环完美复仇 穿成帝国霸主他后妈 震惊,老爹是恶魔,那我就放心了 我在古代发家致富 家猫们,捡个人! 只想和桀骜不驯的你谈个恋爱
若干年以后,看着在她家饭桌上狼吞虎咽大嚼特嚼的前修仙者徐闻,夏晴偶尔也会回想起,她请他吃汉堡顺手把他捡回家的那个明媚的夏日。纯爱日常文,单女主,高甜预警。如果您喜欢渡劫失败的我只好去蹭饭,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医生孙立恩,一心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成了挂逼。书友群959480559欢迎催更(虽然用处不大)如果您喜欢我能看见状态栏,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轰霆神帝魂穿异界,好不容易修成武神,却葬身天罚之下,缘断仙路之前,元胎重生,这一世,洪尘要败尽诸天,寰宇称尊!...
肖柏的父亲肖大牛是个疯疯癫癫的人,总说自己来自另一个世界,时常给肖柏讲那些光怪陆离却又精彩纷呈的奇妙故事又时常哀怨道我为什么就没有主角模板?我为什么就做不成龙傲天?后来父亲去世了,肖柏打算做点什么。他要去试着寻找一下所谓的主角模板,试着成为一名父亲做不成的龙傲天。于是带着父亲给他制订的升级攻略,踏上了一条精彩纷呈的奇妙之旅。如果您喜欢幻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废材草包软弱可欺?一脚踩碎欲杀她之人的丹田,穿越而来的毒妖冷漠一笑,好了,废物之名归你了。既来之,则杀之,她从不知留情为何物。白衣男神未婚夫殿下?摔!什么玩意,品德不端给我都不要!真凤凰血脉天...
这宁王妃慕容恩可是出了名的循规蹈矩,也不知怎的一失足竟摔成了精分戏精。时而刻板,时而机灵,时而温婉,时而霸气,把死水一般的王府生活,搅得是鸡飞蛋打啼笑皆非!王爷,今夜良辰美景佳人在怀,不如,把钱结一下呗?!王妃可是忘吃药了?怎么一谈钱就吃药,王爷,您讲点职业操守好不好?!本文纯属轻松消遣,切勿较真。如果您喜欢邪王宠成瘾精分王妃戏不停,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