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2页)

或许,这就是我留存心底的严肃的一面。有时候,我很想写部小说,可是,担心别人说我是一个编故事的人,从而联想到我的非虚构写作可能是虚构的,我就作罢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真的会这么注意我呢,如此担心,纯属杞人忧天,但我并不觉得这样的“忧天”有何不好,起码,它让我对非虚构保持了哪怕一点点的敬畏。

就生意而言,书商反对我自谦,我则希望守本分,莫吹嘘。虽然我没有将写书当作千古事,没有按照经典的标准对待自己的图书,仅仅将之视作一件件抛出时代议题供众人言说的商品,可我却不愿意效仿畅销书的炒作方式,把每本书都当作一个商业项目去营销,或者装腔作势地扮天使,绕了许多圈子,本质还是卖书。

起初,期待书的热销,版税的可观,我也依照出版商的吩咐接受媒体采访,或者找名家写序推荐什么的,凌志军老师,胡福明前辈,都举荐过我。而后,一来担心自己坏了举荐人的名声,二来反感自己扯着头发往天上拽的个人营销术,就慢慢淡漠了下来,觉得还是本分做人的好。

翻翻书架上自己的书,虽也时时考虑到迎合读者,但底线却不愿意突破。因为知道自己的底色,所以,从不敢自命不凡地吹大牛。有一回,我在一本书的自序中说,这本书既没什么文学价值,也没有什么历史价值,出版社的编辑一看就急了,觉得这样不妥。 我反问他们,你说现在每年出版的数十万图书中,有几本有文学价值或者历史价值呢?他们说,那不管,总之,你不能这么说。自贬是需要资格的,而你呢,还没有牛到那一步。

于是,我就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中,先是真实地自嘲一番,再爬到本分的底线上,摇摇晃晃地说几句自吹自擂的口水话。(作者博客)

2.评胡舒立、章敬平及《新闻人的江湖》

我一直想给章敬平(前《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记者)的新书写个书评,一是因为书名很炫,叫《新闻人的江湖》,另一方面,从去年十月开始,新闻业“江湖”不太平静。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今天,我们怎样评论中国 媒体评论(4)

从去年“十一长假”之前,我就陆续听到有关《财经》杂志变局的各种消息之后的故事极富戏剧性,原主编胡舒立和大部分采编团队成建制地跳槽,意图创办《财经新闻周刊》,现在又有了新的方向,“入驻”《新世纪周刊》。

胡舒立的两次选择,确实让我这样的旁观者“措手不及”,我不敢也不能对其中任何纠纷下任何结论,只是觉得怎么会是《财经》?怎么会是舒立?她又怎么会选择《新世纪周刊》?

当我安静下来,你会发现,你还挺在乎她的。你在乎她是否能找到合适平台,继续打造她的新闻帝国,你尤其在乎她能否将新闻专业主义坚持下去,并影响更多的人,并影响我们的国家。

她在我们的视野里晃来晃去十几年了,她所倡导的精神已经深刻影响了很多人的价值观念。回到章敬平,拿两人做类比,在细节方面有太多不同,但在大逻辑上,又有诸多相似之处。

即使是强大到如胡舒立,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时候,亦有种种艰难,甚至让人觉得荆棘满途,又有多少有天赋、有憧憬的人能够继续坚守?

章敬平就干脆选择了改行,在《财经》变局之前两个月,他悄悄且彻底地淡出了新闻圈,离开报馆进入律师行,如无特殊情况,《新闻人的江湖》是他留给新闻界的“最后遗产”。考察章敬平的从业经历,你会从他的身上,看到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殊为不易。

我曾和他开玩笑,“你可算著作等身了,从《向上的痛》开始,《中国的自我探索》、《南平寓言》、《浙江发生了什么》等等,好书有,但大多书都不值一读。”

坦率地说,我挖苦他的同时,也要肯定,能出这么多的书,至少说明他一直保持着思考的冲动。

他确实一直在思考,完善他对新闻业的理解,在他的探索成果里,我认为最可贵的就是我前文反复提到的,他对新闻专业主义,从不理解到坚持:新闻记者不该是一个低门槛行当,应该是有技术含量的工种,新闻记者不应*表达意识形态等等。

在他的后期新闻作品中,最引起我兴趣的不是那些不着边际的宏大叙事,而是两篇专访,一是《对话李金华之十年审计路》,二是《宗教与社会主义难题如何破解》(专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采访幕后故事在《新闻人的江湖》中有特别披露)。

在私下场合,我曾和他的领导说起,就凭两篇文章,章敬平也对得起《南方周末》报社给予他的“高级记者”职称。出于对这两篇专访的热爱,我“背着他”在FT中文网撰写了两篇评论《李金华:孤独的监督者退了》,《中国宗教政策新思路》。

专访审计长的报道,我在评论里说,“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大夫乐于将‘白纸黑字’作为自己在历史中的定格。李选择这家报纸,这个向来被中国知识界所赞赏的媒体来道别公众——定格意味则更为浓厚。”

从他的专访中,读者看到了李金华作为审计长的“最后思考”,阅读整篇采访,我可以忽略章敬平的存在,而去尽情欣赏实际上被章敬平“掌控”的话题。

对国家宗教事务局长的访问更是如此,通过章敬平的努力,让主管这一工作的核心机构领导人直抒意见,让读者从中读到中国宗教政策的相对真实的逻辑,而这一政策是中国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我在评论中说,“叶的谈话充满个性表达。这篇访谈几乎是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摊牌,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叶小文的特殊身份──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可以认定他的观点代表最高层。访谈也许会让西方批评者茫然,比如,官方对宗教的态度,并非外界猜测的那样,完全排斥,相反,*领导人在7年前就承认宗教有‘积极作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今天,我们怎样评论中国 媒体评论(5)

他的报道,让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中国”。从新闻记者角度来看,这样的采访具有指标意义。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你是否能平静地面对宏大而棘手的采访,并传递出有突破性、高质量的信息。

但之后,我几乎很少再读到章敬平“出品”的令我振奋的报道,再没过多久,就听说了他的离开。

章敬平的履历,就如同他的书名《新闻人的江湖》,“江湖”通常不是很平静,比如跳槽频繁。《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都留有他的履历,“人在江湖”十几年,最后他拒绝“身不由己” 的职业。我该祝福还是惋惜?新闻业给他带来了职业成就,但这种成就并没有形成激发他把新闻职业当作毕生执业的动力。

他离开新闻业可能有很多原因:收入不高?职业成就感不足?以我的了解这些

我们台湾这些年  顾先生,你是我戒不掉的毒!  天才医少  女扮男装被太子发现后(1v1 h)  魔牌明月  热恋发觉中(师生h)  盲嫂  强爱逃妻一百天(复仇)  拿命玄学,病弱大佬爆红全网  終身狗奴  真千金搞事一流  无限恋综指南  雙艷  重生为人生赢家  有味  落雪满南山  [HP同人] 潜光匿曜  春情难遣旧金山(破镜重圆H 年代港风)  (今天开始做魔王同人)你是我的唯一,我是你的谁  我有特殊的养成技巧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武功带特效

我的武功带特效

本书又名小师叔明明超强却实在太宅了武学奇才小师叔宅着宅着就成了天下第一吕纯良很受伤。穿越仙武世界,天生唬人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天赋无双,惊骇世人。打出一掌,便能从天而降。突破如果您喜欢我的武功带特效,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有一个国风老婆

我有一个国风老婆

四月的西子湖畔,国风永流传节目组,采访了一些路人眼前这些景象,能让你想到哪一句诗词呢?其中有两位挨着的路人,就是他们的采访对象。一个是刚融合两个世界记忆的王轩,一个是他未来的老婆。面对采访,未来的老婆表示只需要说一句吗?我一下子想到了很多句,感觉都挺适合又不完全适配,有点难以取舍王轩则表示请问一下,我可以说一句有感而发,最符合我现在心情的原(搬)创(运)的句子吗?日常偏温馨轻松向,文娱主抄歌做游戏国风主文化技艺如果您喜欢我有一个国风老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国师大人饶命啊

国师大人饶命啊

凤翎乃是大唐盛世千年难遇的修炼奇才,以女儿身不过十八岁就坐上了尊贵的国师之位!却不料,突破自身极限结金丹之时,突遭天雷,灵魂被打散,临死之时,凤翎把打散的一缕魂魄,封印在了灵魂深处蕴养,只待来日崛起!千年后痴傻美貌少女被自家下人免费送给一个人贩子,想让她在山沟沟里老死余生夺其家产。那人贩子见少女美貌,起了亵渎心思,危急之时,封印解开,国师归来被人嘲笑是个傻子,考不上大学,国师大人直接考国内最好最神秘的帝国大学什么,帝国大学不考学识?只要熬过考验不死,不但能进入神秘的帝国大学学习,还能被授予军衔原来所谓的考验,竟然是收服大鬼小鬼厉鬼吊死鬼僵尸早说啊!这些东西我熟啊如果您喜欢国师大人饶命啊,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人在海贼,打造最强海军支部

人在海贼,打造最强海军支部

东海第十八支部这是海军最奇葩的一个支部,建造在有着最弱之海称号的东海,但却比本部更雄伟。顶上战争竟然是在一个支部进行的?一个支部监狱替代了推进成?东海更是已经进入了无海贼时代?很快所有人都发现,在不知不觉中,甚至连海军本部都快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如果您喜欢人在海贼,打造最强海军支部,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八零之悍媳当家

八零之悍媳当家

关于八零之悍媳当家意外穿书,冷艳毒舌的米其林大厨,竟然穿进一本年代文里成了首富男主的胖妻恶媳,妥妥的炮灰,不但在婆家毫无立足之地,还把娘家的亲人全作死了!啥?谭薇薇不屑的一哼姐贱的?男人不待见,我还赖着他?姐自己能成首富,凭啥去抱男人的金大腿?嫌我土胖?减肥式美容走起来!嫌我馋懒?那是你没见过躺赢的人生!嫌我能作?姐就是极品中的极品!怎么滴?就送男主一句话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滚蛋!嗯?说!怎么...

美女的无敌神医

美女的无敌神医

当个神医很烦恼,当个无敌的神医更烦恼,因为病人太多,唐钰实在是应付不过来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