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假设说郭修有后台,他的后台又是谁?纵观蜀汉那些位高权重的重臣,和郭修同样出身且是老乡的唯有一个姜维,而郭修又恰恰是被姜维俘获并送到成都的。由此推断,郭修的后台极有可能就是姜维。
回过头来讲姜维,可以说,在北伐这个问题上,他和蜀汉公卿存在极大的矛盾,再加上他是雍州降将,更让他形单影孤(蜀汉政坛大部分是荆州人和益州人)。倘若姜维真是郭修的后台,那倒很容易理解了。毋庸置疑,姜维渴望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在魏帝曹芳追悼郭修的诏书中这样写道:“郭修在大庭广众之下手刃费祎,勇气过于聂政,功劳超过傅介子,可谓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特追谥郭修为威侯,以让忠义之士名垂青史。”
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对诏书中的说法予以质疑:“郭修在魏国仅是一介平民,不食君禄,也无尽忠之责,若想展示气节,可以选择殉国不降。他既然投降了又去刺杀同僚,这种行为既无道义可言,又谈不上给魏国立功,说到底只是一个不通情理的狂士罢了。”
裴松之没有深究下去,他将郭修简单地归为一个不通情理的狂士,可如果郭修仅仅是一介狂士,何以被姜维如此看重?又官拜左将军高位?这实在是充满了无法解释的矛盾。根据种种推断,郭修越来越像一名受姜维知遇之恩,便以性命相报的死士。
巧合的是,在整个三国时代,以豢养死士被载于史册者寥寥无几,姜维正是其中之一。《傅子》中写道:“姜维好立功名,阴养死士。”前文提过,有同样特殊嗜好的司马师凭借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政变,除掉政敌曹爽,姜维的死士又用来做什么呢?史书中没有写。
那么,郭修若真是姜维门下死士,他和姜维之间又有怎样的内幕?究竟达成何种交易以至于不惜亲赴黄泉助姜维除掉政敌?人死无对证,这些也只能永远埋于地下了。
费祎生前曾反复跟姜维这样说:“我们远不如诸葛丞相,丞相尚不能平定中原,更何况是我们呢?不如保境安民,稳定社稷,等待有能力的贤才出现扭转乾坤吧。你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和魏国决战,倘若失败,肯定追悔莫及!”
现在,姜维再无须忍受费祎的喋喋不休了。他终于挣脱了束缚自己手脚的绳索。
最后,我们以史书中的两句原话作为这段故事的结尾。
《三国志·姜维传》中载:“十六年春,祎(费祎)卒。夏,维(姜维)率数万人出石营。”
《三国志·后主传》中载:“正月,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郭修所杀于汉寿。夏四月,卫将军姜维复率众围南安。”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这两篇文章中均将费祎之死和姜维出兵串联在一起,是不是暗有所指就不得而知了。总而言之,一场突如其来的暗杀让姜维独揽蜀汉大权,也结束了蜀汉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从此,北伐曹魏的时代再次到来。
违众北伐
公元253年3月,费祎死后没过多久,卫将军姜维见到了诸葛恪派来的使者李衡。
“如今魏国政归司马氏,群臣彼此猜忌,东关战败后又民怨鼎沸。倘若趁这机会,吴国从东攻入,蜀汉从西攻入,必能大获全胜!”
李衡这番话可谓言之不尽,魏国政归司马氏,吴国难道不是政归诸葛恪?蜀国难道不是政归姜维?更何况,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中,蜀国臣民由于历史原因,对主动挑起北伐战争是最反感的。在诸葛亮死后这些年,即使是原先那些荆州籍臣子也大多被巴蜀本地人的价值观同化。蜀国本是小国,凭借地势自守尚可,但要讨伐强大的魏国无异于蚂蚁撼大象。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干那些劳民伤财的事?
不过,在以荆州派和益州派为主的蜀国臣子中,出身雍凉的姜维却是个异类,他对北伐如此执着,与其说是继承诸葛亮遗志,不如说是契合自己好大喜功的性格。另外,诸葛亮的志向是收复中原,是故,他历次北伐的战场都集中在雍州中部,而姜维的北伐,则集中在雍州西部,这除了姜维吸取诸葛亮的教训,认为雍州中部难以攻克外,也不排除他祖籍雍州天水郡(位于雍州西部)这个因素。或许,在姜维心里,想的是率军平定他的老家,借以光宗耀祖吧?不管怎么说,史实上,诸葛亮死时从未授命姜维继承其未竟之业,反而提拔蒋琬和费祎这两位鸽派臣子执掌大权,而对另一位好战分子魏延则选择了放任自流。可以看出,即便是性格纠结的诸葛亮,在临终前也试图将蜀国扭转回正途。
但李衡的话正合姜维的意,他给姜维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出兵理由。
“说得好!你回去禀告诸葛太傅,我一定和他同举大军北伐曹魏。”
李衡不辱使命,顺利返回吴国,而这个时候,诸葛恪正独自应付着来自同僚反战的压力。
吴国公卿纷纷上奏:“先帝刚刚驾崩,社稷不稳,吴国远弱于魏国,不能接连劳师动众。”
诸葛恪反驳:“当初刘表手握荆州十万大军,却不敢跟曹操争锋,以至坐以待毙。司马懿已死,司马师根基尚浅,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司马家族控制魏国政权已历经两代,司马师智略非凡,怎能说根基尚浅?太傅轻敌才是用兵大忌!”
“再说什么都没用,这事我已经决定了!”诸葛恪拂袖而去,并写了一篇文章申明决心。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自古帝王无不为统一天下殚精竭虑。若再等十年,魏国的强大远胜于今,那时候纵使伊尹、管仲再世也无能为力了。昔日,叔父(诸葛亮)屡兴北伐,我夙夜忧叹,唯希望能秉承忠臣遗志。”诸葛恪仰慕诸葛亮举倾国之兵北伐的壮烈,可也仅限于此,至于说什么忠臣志向,这在他身上倒没什么体现。
诸葛恪将文章发给同僚传阅,作为战前动员书。没几天,他接到丹杨太守聂友寄来的信。
诸葛恪和聂友交情深厚。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并非出于对老友的思念,而是希望能得到老友的理解和支持。
聂友的信这样写道:“先帝(孙权)很早就想从东关攻入魏境,无奈从未如愿过。之前东关大捷实有诸多原因——敌攻我守、将士舍生忘死,或许还要仰赖上苍庇佑。但这些优势很难再现,希望您能息兵养民,等魏国出现动荡再伺机而动。”
诸葛恪逐字逐句地读着,神情从最初的渴盼变成失落与愤怒。他给聂友回信:“没想到连你都看不透天意,回去再好好读我的文章吧!”此后,吴国群臣再无人敢劝阻。
东关之战仅仅过去两个月,公元253年4月,诸葛恪在举国上下一片反对声中兴师二十万伐魏。
临行前,诸葛恪强行征调镇守南荆州乐乡的朱绩跟自己出征,然后把乐乡划入弟弟诸葛融的辖区。早年间,就是王昶围攻江陵那场战役中(公元251年初,王淩案发前夕),朱绩邀请诸葛融(诸葛恪的弟弟)联手抗击王昶,却被诸葛融临时放了鸽子,导致惨败。这些年,朱绩和诸葛融关系极度紧张。诸葛恪怕朱绩在后方搞事,遂把朱绩调到了自己军中。
5月,吴军越过巢湖向北侵入魏国境内。可是,将士们完全不像上次东关之战时那样斗志昂扬,无不是垂头丧气,到处弥漫着厌战情绪。
我在恐怖世界里做花瓶[快穿] 影帝的小骄妻 我很穷 神级开挂抽奖系统 穿成私奔娇美人[七零] 从善 全帝国都知道我很萌 她又软又绵又可口 二婚 如锦传(高H高辣) 花花高手在都市 重返2005 凤歌 长安公主(1v1) 萌宝出击:妈咪束手就擒 贵女天娇 天神主宰 朝暮 (1V1) 小心恶公子 撩你会上瘾
粑粑!刚穿越到平行世界,就看到有个精致可爱的小女孩喊自己爸爸,杨轶表示有些懵逼。好吧,曦曦是百分之百的亲女儿,而孩子她妈居然是高冷绝美的过气歌后。这乐子闹大咯!问题也接踵而至。怎么哄娃?前世是孤胆杀手的杨轶挠破了头。要不讲点故事?杨轶没有想到,他搬运过来的故事火遍全球!怎么样把被自己气走的孩子她妈追回来?有了经...
关于拥抱我,治愈我沈若年是周衍的掌中雀。原本她恪守本分,兢兢业业的做好该做的事情。直到她看见周衍最失意的样子,那一刻,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完了。没人能抵抗的了那样脆弱易折的周衍,她也不过是个凡人。沈若年以为她付尽十分真心,总该换得他一两分吧?可到最后,她才发现,从一开始,他看中的就是她这张跟别人相似的脸,他从来都不爱她,所以对她冷眼旁观,看她被磨的面目全非,爱意殆尽!周衍,没有人能受得了你!你活该孤独一辈子!前期...
十岁那年,王府为了冲喜,选中她们姐妹,同一天成亲,她是嫡女却为妾,姐是庶女却为妻。成亲七载,夜夜独守空房,消失七年的夫君即将归来,一纸休书将她扫地出门。所犯七出之条,无子淫泆恶疾。...
关于幻化之人的奇妙冒险这个新坑的定义是非正统的游戏小说连游戏都搭不上。呃,还是搭得上的主角的能力就是将万物游戏化比如每个人都有等级啥的。...
势利眼拾荒者VS偏执派隐藏大佬何婉八岁就不念书了,是淮城内着名的垃圾大王,周围方圆十里的大型垃圾场都是她的。某天,何婉突然在垃圾堆里扒拉出一个小屁孩,那个小屁孩一身污垢,像是从臭泥沟里出来的一样。何婉本来不想管他,却没想到那个小屁孩揪住了她的衣服不撒手,死活不肯松手,无奈,何婉就这样把他捡回了家。何婉以为自己捡了个废物回来,养在家里也是浪费粮食,整天想着如何把这个拖油瓶弄走。结果却没想到,自从把他捡来后,她的人生像是开挂了一样。多年后,何婉再次遇到自己当年捡来的那个拖油瓶,还没等抬腿开溜,就被他堵在了小胡同里当年遗弃老子遗如果您喜欢这该死的恋爱真上头,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赵方安稳的坐在烤架旁边,慢慢的翻动着烧烤架。对吧,鲤鱼王?看着身边瑟瑟发抖的鲤鱼王,赵方笑的更加开心了。凭什么暴鲤龙不算龙!阿罗拉椰蛋树那也算龙?面对采访,赵方振振有词。如果您喜欢宝可梦之龙系天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