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下五千年汉详细(第4页)

西汉地图(15张)

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致使河套为匈奴所据,南越、闽越、黔中等地相继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公里[20]。到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开边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124-125];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武威郡、酒泉郡[126],后又分出张掖郡、敦煌郡[125];元鼎六年(前111年),攻灭南越国并进占海南岛,于该地设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128],又平西南夷设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129]元封二年(前109年),吞并滇国置益州郡[130],将西南边境推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三年(前108年),灭亡卫满朝鲜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131],自此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132],将北疆推进至戈壁沙漠一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乌垒城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133-134]

东汉地图

东汉地图(15张)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将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135],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136];因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对海南的控制[137];交州的日南郡象林县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据独立[138-139];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内附并被安置于河套[140],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降部[141];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142],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乌桓并兼领鲜卑[143];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以其地置永昌郡[144],西南得以扩充至缅甸北部;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彻底平定西域[100],西境抵海滨[145];后“及孝和晏驾,西域背畔”,直至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146],并于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平定西域诸国,然而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已脱离汉廷的控制,自此“三绝三通”而终。[147]东汉末年,因海内虚耗、人口锐减,曹操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不过将盘踞河东的南匈奴分为五部,各设汉官司马兼领之[148]。[134]

汉朝初期,刘邦封异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叛乱不断遂而消清大部分异姓王,仅留长沙王吴芮。同时大封同姓诸侯,这些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谮于天子”。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导致中央政府所实际控制的区域萎缩。吕后时期,增加外戚诸侯王。到文帝时期又纷纷铲除,增加刘氏诸侯王。但是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已经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威胁。[149]

文帝接受贾谊的建议,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诸侯的势力。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直接缩减王国的封地,引发诸侯王的强烈反弹,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但未几就宣告失败。景帝借此缩小各王国的辖地。武帝时期则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余子皆分一县或一乡的土地。因此王国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加上边郡的开扩,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强。同时,政府将大量面积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国103个,辖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149]

蜀汉时期的领土范围大致为今四川、云贵、陕西旧汉中府及缅甸北部地区一带,虽然昭烈帝刘备曾经大举伐吴,诸葛亮、姜维屡次北伐,但终究未曾改变蜀汉的基本国土范围。[149]

行政区划

州作为行政区,在西汉武帝时萌芽,到东汉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设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150]。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150]。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150]。十三个州为:司隶(治雒阳)、徐州(治剡县)、青州(治临淄)、豫州(治谯县)、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晋阳)、幽州(治蓟县)、兖州(治昌邑)、凉州(治陇县)、益州(治雒县)、荆州(治汉寿)、扬州(治历阳)和交州(治龙编)[150]。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134]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151];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151];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151]。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151]。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廷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皇帝族谱)、大司农(掌全国经济)、少府(掌皇室财政)[151]。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152]。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153]

日南尉丞

日南尉丞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西汉时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名讳改为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武帝时期设置太学,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公办学校,专门培养才学之士。[153]

东汉时期,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你举荐个人,还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二十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保卫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153]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156],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武帝后期因对外战争的沉重徭役人口锐减至3200万,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157],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156]。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158]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300万。[16]

由于中国历史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黄河流域,故西汉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以淮河、秦岭为界,北方人口约八成,南方人口不足两成。人口数超过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159]。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起义导致人口锐减[160],东汉建立后人口开始恢复。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为东汉之最。[101]至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161]不过古今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162],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16][163]。

东汉的人口分布又有变化。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荆益两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扬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之后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国初仅余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16][164]

农业

汉代画象砖“牛耕图”

汉代画象砖“牛耕图”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年每人纳廿钱。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恢复了农业生产,但经济势力让然略显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改行贵粟政策,国家存粮进一步大涨,经济实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165]

汉元帝时期,土地集中日益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农。豪强庄园势力日益强大。东汉后期,这一现象更甚,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亦间接导致了三国局面的形成。汉朝时期,铁农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166]。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167]。国家注重兴修水利,尤以关中地区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国渠、六辅渠、白渠等。东汉时期,出现了翻车和渴乌等水利工具[168],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率[167]。[165]

冶铁

东汉杜诗水排

东汉杜诗水排

西汉早期,冶铁业分国营(中央政府)、官营(地方经营)和民营三种类型[169]。当时著名冶铁家有卓王孙、南阳孔氏等。汉武大帝于元狩三年收冶铁为国营,对国家财政较有利,但民间却鲜有私人冶铁业了。之后一直没有改变此政策[169]。到了东汉,冶铁业由社会自营,加上水排的发明,冶铁业更加发达。[165]

纺织业

汉朝的纺织业亦有国营与民营之分,民间著名纺织业者有陈宝光等。到东汉时期,蚕桑养殖在长江和岭南等地开始推广[169]。

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171]。文帝时期,在贵粟政策下,商人竞买爵位,扩大贸易领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吴、寿春、番禺、成都等。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随著商业的发展,一些经商哲学纷纷出现。到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商道线路发达,各地货物往来更加频繁[171]。[165]

面目全非  染指之后【校园1v1】  没有上岗证所以不能和男神搞黄色(人外,H)  嘿,我很喜欢你  第三种绝色  谋笙  一个叫乔曦的女生决定发现  梦境缉凶  法眼至尊  从拂晓而至的你  重生之这酸爽的人生  BOSS惹不起:神偷妈咪妖孽宝  让我陪你吃饭吧  婚途漫漫:宠妻请矜持  玉艳  皇后今日依旧盛宠  南风入萝帷  当妹子遭遇穿越(种田)  论坛生活日常  上清北吗?学校发你男朋友  

热门小说推荐
海贼之大将赤犬

海贼之大将赤犬

一步登天,我是赤犬,我为自己代言!穿越成为赤犬,打造最强海军!如果您喜欢海贼之大将赤犬,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捉鬼灵异见闻

捉鬼灵异见闻

一场设局差点使我被炼成小鬼!一个二十二岁就死去的鬼咒如蛆附骨!一本鬼经,让我救出陷入诡异迷局的众多小伙伴女朋友同学学姐一只女鬼甘愿做我的鬼仆,而我却将她当成一只奶牛!...

穿书后,我在娱乐圈养老爆红了

穿书后,我在娱乐圈养老爆红了

初窈离婚了,系统不让离,但她不听。初窈完成77个快穿任务,准备过上退休养老的悠闲生活,却意外穿书,成了黑料缠身的108线炮灰女配沈初窈,命运十分凄惨。初窈改变命运,从恋综开始。你以为她要开始大放光彩,散发魅力时,初窈却端起碗筷做起干饭人。因为干饭人,干饭魂,干饭成为人上人。观众???初窈干饭改变命运。参加相亲综艺毒舌改变命运。参加生活综艺养老改变命运。此后,剧情彻底偏离轨道,初窈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收获千万粉丝,还改变了前夫的命运。离婚后,薄南弦莫名其妙得到一个好恩爱系统。系统滴已发布宠老婆任务!薄南弦?自此,薄南弦就变得很脆弱(倒霉)喝水呛到走路崴到洗澡着凉各种乌龙事件层出不穷。系统只有对初窈小姐好,宿主才会感到快乐,活得轻松。某天,一个话题爬上热搜震惊!薄氏总裁薄南弦连夜出院,只为给女明星初窈献上一束烈焰玫瑰之后类似的话题不断出现震惊!薄南弦带伤参加初窈生日宴,为她定制了一套纯黄金制作的金碗筷!震惊!薄南弦为讨初窈欢心,斥巨资为她打造一座奥特曼城堡!如果您喜欢穿书后,我在娱乐圈养老爆红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蜀汉的复兴

蜀汉的复兴

曹魏蜀贼这次亡定了!猪脚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东吴蜀朝与我大吴是多年盟友啊猪脚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司马晋贼子欲壑难填!猪脚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一个现代人的灵魂附身关羽最后的孙子关彝,把蜀汉变成大汉的故事。...

元基进化

元基进化

科技与超凡并存的世界,魔兽肆虐,万族征战,异化频起,危机四伏。好在人族在十六岁到十八岁期间有机会激活基因链,成为基因战士。基因战士进入神奇的起源之地冒险,寻找宝物,刻录超凡基因,获得神奇强大的力量,成为对抗危机的主要力量。陆缘穿越到这个世界,携带着能无限进化基因的奇异立方体。他蓦然惊醒。穿越,长得帅,有金手指,好家伙,要素齐了!难不成我就是那传说中的主角?!我,陆缘!是注定要成为人族顶梁柱的男人!如果您喜欢元基进化,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宅在家里成世界首富

我宅在家里成世界首富

刚刚失业的陈浩,竟然获得了宅家挑战系统,只要每天宅在家里就能获得奖励。一时宅家一时爽,一直宅家一直爽。叮,宅家第一天挑战完成,获得兰博基尼跑车一辆。叮,宅家第二天挑战完成,获得豪华海景别墅一套。如果您喜欢我宅在家里成世界首富,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