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终于,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了。
二〇一〇年仲夏的一天,我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车站书店,随手翻看一本山西出版的杂志《名作欣赏》(总第318期
)。开始并不怎么在意,突然眼睛一亮。
一个署名“祝勇”的人,在气愤地批判“石一歌”几十年前的一次“捏造”。
“捏造”什么呢?原来,一篇署名“石一歌”的文章说,鲁迅在住处之外有一间秘密读书室,在那里阅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
这个人断言,“石一歌”就是我,因此进行这番“捏造”的人也是我。
不仅如此,这个人还指控我的亡友陈逸飞也参与了“捏造”,因为据说陈逸飞画过一幅鲁迅读书室的画。那画,我倒是至今没有见到过。
任何人被诬陷为“捏造”,都不会高兴,但我却大喜过望。
十几年的企盼,就想知道“石一歌”写过什么。此刻,我终于看到了这个小组最让人气愤的文章,而且是气愤到几十年后还不能解恨的文章,是什么样的了。
我立即买下来这本杂志,如获至宝。
被批判为“捏造”的文章,可能出现在一本叫《鲁迅的故事》的儿童读物里。在我印象中,那是当时复旦大学中文系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复课后,由“工农兵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写的粗浅作文,我当然不可能去读。但是,如果有哪篇文章真的写了鲁迅在住处之外有一间读书室,他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那可不是“捏造”。
因为,那是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公开说过多次的,学员们只是照抄罢了。
周建人会不会“捏造”?好像不会。因为鲁迅虽然与大弟弟周作人关系不好,却与小弟弟周建人关系极好,晚年在上海有频繁的日常交往。周建人又是老实人,不会乱说。何况,周建人在“**”期间担任着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学员们更是没有理由不相信。
其实,那间读书室我还去参观过,很舒服,也不难找。鲁迅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很普遍,鲁迅也读了不少。他连那位担任过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又处于通缉之中的瞿秋白都敢接到家里来,还怕读那些著作吗?
原来,这就是“石一歌”的问题!
七
我悬了十几年的心放了下来,觉得可以公布“石一歌”小组的真实名单了。但我还对那个电话里教授太太的声音保持着很深的记忆,因此决定再缓一缓。
现在只能暂掩姓名,先粗粗地提几句:
一九七二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成立的《鲁迅传》编写小组,组长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副组长是复旦大学教师,组内有复旦大学六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一人,上海艺术研究所一人,华师大附中一人,上海戏剧学院一人即我,半途离开。由于人员太散,该组又由正、副组长和复旦大学一人、上海艺术研究所一人,组成“核心组”。
后来根据周恩来指示在上海市巨鹿路作家协会成立的“石一歌”鲁迅研究小组,成立的时间我到今天还没有打听清楚,组长仍然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不知道有没有副组长,组内有华东师范大学二人,复旦大学三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二人,华师大附中一人。由于都是出于周恩来的同一个指示,这个小组与前一个小组虽然人员不同,却还有一定的承续关系,听说还整理过前一个小组留下的鲁迅传记。在这个小组正式成立之前,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部分学员也用过这个署名。
这些事,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了。
对于今天的批判者,我无话可说,只有一个劝告:凭着天良,最好不要再去伤害已经去世,因此不能自辩的大艺术家,如陈逸飞。
八
好了,寻“石”之路大体已到尽头,我也不想写下去了。
石头已经寻得。穿过密密层层的藜棘,终于得到了与这三个字相关的文章和名单。
最后,我不能不说一句:对“石一歌事件”,我要真诚地表示感谢。这三个字,给我带来了好运。
我这么说,不带任何讽刺。
第一,这三个字,给了我真正的轻松。
本来,我这个人,是很难摆脱各种会议、应酬而轻松的,但是这个可爱的谣言救了我。当今官场当然知道这是谣言,却又会百般敬畏造谣者,怕他们在传媒上再次闹事而妨害社会稳定。这一来,官场就尽量躲着我。例如我辞职二十多年,从未见过所在城市的每一任首长,哪怕是在集体场合。其实,这对我是天大的好事,使我不必艰苦推拒,就可以从各种头衔、职务中脱身而出,拥有了几乎全部自由时间。这么多年来我种种成绩的取得,都与此有关。貌似弃我,实为惠我。国内噪声紧随,我就到国外讲述中华文化。正好,国际间并不在乎国内的什么头衔。总之,我摸“石”过河,步步敞亮。
第二,这三个字,让我认知了环境。
当代中国文化界的诸多人士,对于一项发生在身边又延续多年的重大诬陷,完全能够识破却不愿识破。可能是世道不靖,他们也胆小了吧,同行的灾难就成了他们安全的印证,被逐的孤鹜就成了他们窗下的落霞。面对这种情景,我彻底放弃了对文化舆论的任何企盼,因全方位被逐而独立。独立的生态,独立的思维,独立的话语,由至小而至大,因孤寂而宏观。到头来,反而要感激被逐,享受被逐。像一块遗弃之石,唱出了一首自己的歌。这,难道不正是这三个字的本意吗?
第三,这三个字,使我愈加强健。
开始是因为厌烦这类诽谤,奉行“不看报纸不上网,不碰官职不开会,不用手机不打听”的“六不主义”,但这么一来,失去了当代敏感渠道的我,立即与自然生态相亲,与古代巨人相融。我后来也从朋友那里听说,曾经出现过一拨拨卷向我的浪潮,但由于我当时完全不知,居然纤毫无损。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我一直身心健康,神定气闲。这也就在无意中提供了一个社会示范:真正的强健不是呼集众人,追随众人,而是逆反众人,然后影响众人。“大勇似怯”,“大慈无朋”。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我认真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把“石一歌”这个署名正式接收下来。
然后,用谐音开一间古典小茶馆叫“拾遗阁”,再用谐音开一间现代咖啡馆叫“诗亦歌”。或者,干脆都叫“石一歌”,爽利响亮。
不管小茶馆还是咖啡馆,进门的墙上,都一定会张贴出各种报刊十几年来的诽谤文章,证明我为什么可以拥有这个名号。
如果那一批在这个名号后面躲了很多年的退休老教授们来了,我会免费招待;如果他们要我把这个名号归还给他们,我就让他们去找《南方周末》、《苹果日报》。但他们已经年迈,要去广州和**都会很累,因此又会劝他们,不必多此一举了。
我会端上热茶和咖啡,拍拍他们的肩,劝他们平静,喝下这四十年无以言表的滋味。
我也老了,居然还有闲心写几句。我想,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像那些退休老教授,听到各种鼓噪绝不作声。因此,可怜的是历史,常常把鼓噪写成了课本。
灵目鬼话 驭鲛记 梧桐那么伤 嫡女狂妃 驭妖 岁月知道我爱你 修仙归来在都市 退婚娘娘 都市最强狂少 难得聪明 系统匹配真香 为你摘下满天星 18X男主播 寻死 团宠大佬换马啦 白莲花就要为所欲为 学园传说之戒中秘 驭鲛记原名《驭妖》 神欲战神 幸福加油
拥有医术厨艺和功夫的特种神兵苏木因为在特种训练营犯了错误,被安排到农村给一名实习女村长当保镖。在农村和都市,苏木桃运连连,各类美女投怀送抱。通过和美女们一次次的接触,苏木也慢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给他一个村,还你一座城!苏木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的实现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关于重生嫡女不好惹李韶华前世嫁入承恩伯府,被堂妹伙同婆家人哄骗,害死家中硕果仅存的养子七哥,悲痛欲绝中被毒死,却意外重生回五年前。这一世,承恩伯世子竟然又来招惹她,很好,那就先清算一下上一世哄骗她的代价吧!顺便这一世好好对待七哥。只是人也踩了,仇也报了,但刷七哥的好感似乎刷过头了。七哥温润一笑华儿果然是喜欢我的,既然这样,华儿嫁我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关于重生之武安三国宿主剿灭袁绍,可进行五级召唤一次,恭喜宿主得到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宿主攻占洛阳,得到五级召唤一次,恭喜宿主得到西楚霸王项羽。重生至东汉末年的少年,得到了近乎逆天的召唤系统可这...
重生花样年华,玩转市井豪门,携手逆袭人生,共揽一世风云!如果您喜欢重生八零之婚宠撩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白天,他是凌氏家族的风云人物,手腕狂劲。夜晚,他是她的噩梦,永无止尽。她麻木的扬起头,眼中不带一丝温度究竟还要纠缠多久?他嘴角的笑意魅惑,似笑非笑道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一次背叛,足以让她的世界枯萎。当她尝到爱情的滋味时,他再度张开恶魔的翅膀,撒开巨网,眼看她跌入无边地狱。阴暗的角落里,他眼角扫过...
惊艳重生,遇到宠妻狂魔,怎么办?那就强强联手,打脸啪啪响,虐渣爽歪歪。她是一代兵王,回眸一笑,颠倒众生,重生为白王府郡主,世人眼中的小可怜。听说白郡主是个小怂包,整日里胆小如鼠,非常惧怕带毛的东西。可直到有一天传言变了传闻白郡主专治各种不服气。传闻白郡主抱着一只毛茸茸的神兽。传闻白郡主撩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妖孽王者归来,她手握绝世医术,坐拥逆天神兽,统御万花之灵,站立苍穹之巅,亮瞎众人。他是天之骄子,威震八方,却对她情有独钟,一眼万年,为她甘愿倾尽天下,只为护她世世安好。男强女强超甜宠文1V1,双处爽文。如果您喜欢夫人,轻点撩邪王狂妃,别忘记分享给朋友...